便携式小口径色差仪用于鸡蛋壳颜色测定

消费者在选择鸡蛋时,往往从鸡蛋壳的颜色来判断鸡蛋的好坏,一般鸡蛋壳颜色均匀且一致的鸡蛋,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为了准确的测定鸡蛋壳的颜色,为其分级提供数值标准,就可以使用色差仪。本文介绍了便携式小口径色差仪用于鸡蛋壳颜色的测定。

鸡蛋壳颜色测量

鸡蛋壳颜色测定重要性:

鸡蛋的蛋壳颜色多样,可分为褐壳、粉壳、白壳与绿壳四大类,有色蛋壳存在多种颜色亚型,这与原卟啉、胆绿素及胆绿素锌螯合物等色素在蛋壳中的种类与沉积量有关。蛋壳颜色主要受品种、基因型等遗传因素的控制,也受个体、年龄、环境、营养、应激、疾病、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高度选育群体也面临蛋壳颜色一致性差的问题。虽然大多数研究表明,不同颜色及深浅程度的鸡蛋其营养价值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消费者已形成了一定的消费偏好,且随地域的不同而改变,反映出蛋壳颜色是一个具有经济价值的外观性状。

传统的蛋壳颜色分级方法包括眼观法和比色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分级结果易受环境与主观因素影响,准确性与一致性较差。为了准确的测定蛋壳的颜色,就可以使用色差仪。

便携式小口径色差仪用于鸡蛋壳颜色测定:

色差仪测鸡蛋壳颜色的原理是基于CIE制定的标准色度系统,通过模拟人眼对色彩的感知过程来实现量化分析。具体而言,色差仪内部的光源会向鸡蛋壳表面发射特定波长的光线,光线经蛋壳反射后进入仪器的光学系统,被分解为不同波长的光谱成分。仪器内置的传感器会捕捉这些反射光的强度,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然后再将电信号转换为L、a、b等颜色参数或光谱反射率数据。通过对比标准色板或预设参数,即可精准测定鸡蛋壳颜色的明暗、色调及饱和度差异,从而实现对蛋壳颜色的客观量化评估,避免了人工目视判断的主观性误差。

利用色差仪测定鸡蛋壳的颜色时,即从鸡蛋的钝端开始,沿着鸡蛋的纵轴,在鸡蛋钝端、中部及锐端各随机选取一个位置测定颜色。根据所测得的颜色取其平均值,就可以对其颜色进行分析。在进行鸡蛋蛋壳颜色测定时,由于鸡蛋的大小、形状等会对蛋壳轮廓产生一定影响,不同测量点对光的反射可能不同,因此在不同测量点处测量可能得到不同的颜色数据。目前,常采用在鸡蛋钝端、中部、锐端测量多个点求平均值的方式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同时,由于鸡蛋性状的特殊性,与鸡蛋钝端、锐端相比,蛋壳中部更为平坦,与仪器贴合得更紧,测量时能避免透光现象,减少测量误差。因此,蛋壳中部是测量鸡蛋颜色的最佳点。

色差仪测量鸡蛋壳颜色,能将蛋壳颜色转化为Lab值等量化参数,避免人工目测的主观偏差,且仪器不受环境光线或观察者经验影响,可重复性强,便于不同批次、不同品种蛋壳颜色的标准化对比;同时能输出光谱反射率等深度数据,为禽蛋品质分级、品种选育及加工质控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从定性描述到定量分析的精准跨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