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件是汽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颜色品质对汽车的整车质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对汽车内饰件色差进行检测,是汽车产品设计与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流程,是消除外观质量问题的关键步骤。本文介绍了手持式色差仪在汽车内饰件色差检测与管理中的应用。
汽车内饰件色差检测的重要性:
汽车内饰色彩差异是指内饰零部件与标准样板之间存在这视觉上的不同及两个设计状态色彩相同的件之间由于材料和加工工艺的不同产生的视觉差异。色差差异广泛存在于内饰设计的各个阶段,色彩差异会导致内饰品质感下降,引起用户的抱怨,影响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内饰中色差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三类:色彩配方不同、材料不同以及加工工艺不同。以注塑件为例,产品可以呈现不同的颜色是由于添加了色粉,色粉的供应商不同,色彩的配方不同以及色粉的加入比例不同,都会导致零件色差的产生。在汽车内饰中材质种类多,从类别分有塑料、皮革、织物、橡胶,这些不同的材质本身的特性不同,塑料、橡胶的颜色通过添加色母产生,皮革、织物通过染料染色来实现。加工时所需的加工工艺不同,这众多的不同会导致最终的颜色有差异。零件表面的处理方式也是影响产品颜色统一的原因,表面纹理的深度不同、表面光泽度的差异会直接导致视觉上的差异。两个零件对比标准色板时色差都在合格范围内但由于色差的偏差方向不同会导致两个零部件之间产生色差。
内饰色差在开发设计中属于质量问题,不仅外观上无法带给使用者美的感受,并且会给企业带来利益上的损害。在设计开发中首先进行的是样件和标准色板之间的色彩评价,它决定着样件的色彩合格率,样件与标准色板色差越小颜色一致性越高,装车配合色差问题概率越小;零部件装车配合时的色彩评价影响着量产后的色彩统一以及调整色差的效率高低。
内饰色彩评价是感性而又严谨的工作,从产品设计的前期贯穿整设计流程,它是消除外观质量问题的关键步奏,是基础配色工作也是重要工作流程。内饰色彩评价是重要的质量提升工作。
色差仪在汽车内饰件色差检测与管理中的应用:
颜色是一种物体表面光线刺激人眼并反馈到人脑的感觉。色差是指单个物体或者多个物体表面之间存在的颜色差异。物体的基体材料、外观结构、表面涂层、生产工艺等诸多因素都会导致目视色差。色差的存在会降低目视舒适性。当前客户对车内装饰要求越来越高,彩色饰条起到车内装饰美观、色彩鲜艳等作用。在使用车辆时,内饰饰条长时间处于消费者可见范围内,因此要避免不同饰条之间出现明显色差。不同的人对色差的敏感性不一样,只有当颜色差异很大或者几乎没有差别的时候感觉才一致。同时人也很难完全摆脱主观意识的影响而做出精准的色差判断。即便今天可以接受的色差偏差,到了第二天也可能被自己否定掉。因此需要借助仪器测量技术,将颜色指标进行量化。而汽车行业比较常用的测色仪器就是色差仪。
色差仪在测量颜色时,使用的是当前国际上比较广泛的由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推出的Lab颜色模型。该颜色模型通过分光光度法进行测量分析,测量数据精度较高。可以通过比对标准板色差容差数据和零件测量数据来判断是否存在色差。在Lab颜色模型中,L代表明度,正向为白色,负向为黑色;a代表红绿色相,正向为红相,负向为绿相;b代表黄蓝色相,正向为黄相,负向为蓝相。在该颜色空间中,某一颜色的色差容差值△E*ab值可以通过△E*ab=[(△L*)2+(△a*)2+(△b*)]1/2来表示,其中△L为明度差,△a、△b为色度差。当△L值为正值,说明该样品偏亮;反之则偏暗;当△a值为正值,说明该样品偏红;反之则偏绿;当△b值为正值,说明该样品偏黄;反之则偏蓝。根据色差仪测量的颜色数值或设置的容差范围,就可以对颜色差异值进行评定,通过颜色差异值,进行生产工艺的调整,保证内饰件颜色的协调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