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攀升,面料轻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市面上轻薄服装一上市就会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但过度的追求服装产品的轻薄化,所带来的是服装产品的的基本功能——遮蔽性的弱化。因此,为了测试织物视觉遮蔽性,解决面料轻薄化与遮蔽性不足之间的矛盾,就可以使用色差仪。
织物视觉遮蔽性测试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攀升,面料轻薄化的趋势愈加明显。数据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纺织面料的面密度都大大降低。就毛纺织物而言,其面密度在1980-1990年间下降幅度就达到了60g/m2左右,而这个趋势仍在延续;就服装产品而言,大量兼具轻薄和保暖特性的秋冬服装占领市场,例如优衣库新推产品——薄得可以团起来塞进小包的轻羽绒服一上市便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媒体也评价其为近几年服装创新最成功的产品。秋冬服装尚且如此,春夏自不必说。高支棉、麻、丝、毛、超细纤维及其混纺原料等得到进一步研发,结合精细化的纤维整理和高支甚至超高支纺纱等新型技术,纱线高支化和产品轻薄化的趋势愈加明显。
但是,过度追求轻薄所带来的是产品基本功能——遮蔽性的弱化,尤其对浅色织物而言,遮蔽性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基于人们的需求,防透明纤维及视觉遮蔽性纺织品应运而生,很好地解决了面料轻薄化与遮蔽性不足之间的矛盾。然而,到目前为止,在织物的视觉遮蔽性方面还没有具体的测试评价方法,这大大限制了此类产品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分光光度计是国内最为通用也相对权威的一种织物视觉遮蔽性测试仪器,但购置成本较高。因此,为了找到一种更为简便且廉价的织物视觉遮蔽性测试仪器,就可以使用色差仪。
色差仪在织物视觉遮蔽性测试上的应用:
关于织物视觉遮蔽性的测试方法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大类:
主观方法:
主观方法就是借助“描图纸的透明性能”测试,即将8张扫描图纸叠合在一起,观察“1.5mm×60mm”墨线的清晰程度来表征视觉遮蔽性。同时,还可以借助标准光源箱,以“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中的1级色差灰色样卡为标准物质,将待测织物覆盖其上,根据GB/T25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的判断方法,对其色差级别进行判读,得到4级9档视觉遮蔽效果值。该方法是我国海军首批装备—防透衬衣视觉遮蔽性的评价方法。
主观评价方法方便快捷且可操作性强,对织物进行定性分析十分有效。然而,人眼能够识别的差异有限,当视觉遮蔽性的差异超出人眼能够识别的范围时,就需要通过客观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客观方法:
通常需要借助仪器,其中以分光光度计的应用最为广泛。然而,分光光度计只可获取能量的透过比例,不涉及光学成像,并非表征织物视觉遮蔽性的最佳选择,而且其高昂的购置成本限制了进一步的应用。而色差仪在这方面的优势则相当的明显,由于其遮蔽性,织物在衬垫黑白板后,将呈现出有别于其自身固有色的另外一种颜色,借助色差仪获取两种情况下的色差便能表征相应的遮蔽性强弱。通过色差仪功能中容差以及色差等级的设置,可对织物的视觉遮蔽性进行快速简便的评定,并可判断其视觉遮蔽性合格与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