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色差仪在干燥果蔬色泽检测中的应用

由于新鲜蔬果的存储周期短,为了提升其商品价值,就会对其进行干燥处理。在干燥处理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其色泽的稳定性,就会使用护色剂技术保证色泽的稳定性。因此,为了准确的测定干燥果蔬的颜色,为护色技术的优化提供数据依据,就可以使用色差仪对其颜色进行测量。本文介绍了便携式色差仪在干燥果蔬色泽检测中的应用。

干笋

干燥果蔬色泽影响因素:

色泽在果蔬食品的生产加工中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其可以表征果蔬内部发生各种生化反应的程度。此外,色泽是食品的一个重要感官指标,它可以对滋味和风味特征进行视觉引导,并影响消费者对食品的偏好、可接受性和最终选择。

目前,在果蔬加工过程中保持原料的本色是一种流行趋势,因此保持果蔬中天然色素成分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然而,果蔬中较高的含水量为组织内酶促反应、营养物质代谢以及不良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进而导致微生物发酵和色素降解的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干燥似乎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果蔬加工方法。通过干燥处理后的产品便于运输、易贮藏、货架期长,并可较好地保持理化品质和微生物稳定性。但由于色素性质多不稳定,容易在干燥过程中发生氧化和降解。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护色技术保证果蔬颜色的稳定性。为了准确的测定果蔬护色后的颜色,为其护色工艺提供数据支持,保证护色技术的稳定性,就可以使用色差法对其颜色进行测定。

便携式色差仪在干燥果蔬色泽检测中的应用: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对食品的色香味形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们也是评价美食的重要要素,色指的是食物呈现出来的色彩视觉信息,人们会直接根据它所呈现出来的信息对食品的好坏和新鲜与否作出判断。市场上的许多食品,首先映入眼底的信号就是食品的颜色,色好就容易使人产生喜欢的感觉,从而促使产生购买的欲望,有的时候人们通过食品颜色的反映和变化可直接鉴定其品质的好与坏。一直以来,目视比较法被人们利用来判别产品的颜色质量,但是这种目测的结果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它容易受到视觉适应性、人眼光谱响应的差异及测量时人的身体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克服人眼测色的局限性,就可以使用专业的颜色测量仪器色差仪。

色差仪作为颜色量化的精密仪器,其在测量干燥果蔬的颜色时,能够精准地捕捉到干燥果蔬表面的光谱反射信息,将肉眼难以察觉到的颜色差异转化为L、a、b、ΔL、Δa、Δb、ΔE*ab等量化数据,生成标准化数据报告,为生产过程中干燥温度、时间等工艺参数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干燥果蔬颜色的一致性。另外,色差仪一般具备较高的分辨率和稳定性,即使细微的颜色差异,也能够准确的识别,有效的避免人工目视检测的主观误差和人眼疲劳的问题,提升颜色检测的准确性。

使用色差仪测量干燥果蔬的颜色时,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仪器校准通过后,将仪器的测量口径与干燥果蔬样品表面紧密的贴合,设置相应的测量参数后,按下仪器的测量键,仪器就会给出测量区域的颜色数据。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可以在样品表面取多点测量,取平均值作为该样品颜色评价的标准。然后依据测量的数据,建立相应的颜色标准系统,为后期的生产提供数字标准,进而保证干燥果蔬产品批次间颜色的一致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